谁知道朱元璋一死,就来了个靖难之役,仁宣一亡,就来了个土木堡之变,被异族俘虏的皇帝,还能重新回来登上皇位。
这朝局的变化,未免也太有颠覆性了。
南少林最近几十年,都不敢轻易押注,默默在江湖中耕耘。
自从宗派复兴以来,定下的基调很好,俗家弟子们又团结又能干。
妙凡他们这一辈人,壮年时也觉得这样很好,还觉得老辈人总是敲打告诫他们,有点过于小心。
等到自己当了方丈、首座,盘点全局,蓦然回首,才发现南少林究竟攒了多厚的一个家底。
事情一旦超过某个界限,再想割舍产业,打点关系,内部人不答应,外面人也不会放心。
不把原本的高层清洗一遍,谁敢接收南少林的馈赠?
就算让朝廷来看,亦只会觉得现在的南少林,妥妥的是一群心怀叵测之人。
若是前代方丈暗中吐露心声,想必会说。
我南少林以前至少有大半片赤胆忠心,天日可鉴啊,只怪大明不争气!
实际上,前代方丈还是更偏向一个江湖人,能搞出这么好的经营,多半依赖天赋,并非自小得到多么专业的教导。
否则他就会知道,历史中像这般因为时局变迁,民间某方势力停不住自己脚步的事情,并不少见。
比如全真教在元初之时大兴,也停不住自己的脚步,后来就被元朝皇帝狠狠捶打。
也不乏有豪商,壮大到止不住势头,被别人下死手的。
“依我看来,南少林现在最大的问题,不是实力方面难以守家,而是你们这些主导者,举棋不定,太过软弱。”
楚天舒直言道,“方丈,你们怎么就不敢真刀真枪的跟他们干一架呢?”
妙凡方丈一怔,道:“倘若我们先向某方动手,岂不是给了他们借口?”
“你们不动手,就干等着他们串联好了,来给南少林一场灭顶之灾么?”
楚天舒淡淡道,“到了那一天,想必四野八方,俱是杀声。”
“血洒大雄殿,火烧南少林,如同朵朵红莲,在山间盛开,一定蔚为壮观。”
他语速一缓,诚挚道,“从弯刀倭刀大批流入东南开始,就说明他们必然会对南少林动手了。”
“你们抢先出击,打出气势,打出威风,不但能给南少林自己完成一场转变,也能让许多只见蜜而不见刀子的人,重新掂量掂量。”
妙凡方丈思忖道:“施主有何高见,不妨一并说出。”
“流云府到底是中原帮派,虽然名声不好,但先向他们启衅,容易被大众当成武林纠纷。”
楚天舒说到这里,神采奕奕,竖起一根手指,口中铿锵有力。
“所以,第一条,先打倭寇!!”
“倭寇中虽有些假倭海盗,最初亦是海商渔民出身,但流窜肆虐,害人无数,真倭之流的罪业,更不必赘言。”
“杀倭寇是大义所在,是转变南少林声势的最好契机,而且也有利于将来招募乡勇,大肆扩展门徒,壮大我们的派系。”
妙凡方丈迟疑道:“倭寇中有个最大的头目,名叫陈祖七,号称天王大帅,他麾下人马过万,另有真倭千余,骁勇善战。”
“南少林门徒,跟别的倭寇交手,乃至跟他手下这批悍匪作战,都未必怕了。”
“但他本人,才是最大的问题。”
倭寇中不少知名头目,本身是海商豪族,最初就有一定的家底。
而陈祖七,最初只是沿海一个帮派的小小门徒。
他能够成为倭寇中威势最大的天王大帅,就是因为他资质出众,武艺超群,功力越练越高,以武力带来绝大的声望。
倭寇群盗,在早年几次跟官军的大举交锋之中,都是他身先士卒,杀入城中。
东南武林中,原本也有几家颇具傲骨,又自恃武艺高明,纵然遇到大批海盗,也能游而击之,颇有战果,放话要专杀倭寇海盗。
陈祖七数次出动,轻车简从,将这些门派高手屠杀殆尽。
他已经成为倭寇群盗心中最高的权威所在,敬若天神。
南少林不是没有想过对倭寇下手,只是一想到此人率领亲卫出击的事迹,心中就惴惴不安。
万一惹怒此人,让他不顾风险,真的杀到南少林来,只怕南少林会败落得更早。
妙凡方丈为此还想过,向嵩山少林邀请几位真正的大高手,过来相助。
但这种邀请,总非长久之计。
况且嵩山少林就在中原,而现在中原的第一大帮,却是流云府。
南少林并没有多少软骨头。
可是像陈祖七和流云府主这些人,对他们的威慑力实在太强,让他们不得不多想。
“我听说,南少林妙字辈的高僧中,有四位都是江湖顶尖高手。”
楚天舒问道,“你们四人联手,对上陈祖七,胜败如何?”
妙凡方丈苦笑道:“以我四人性命,应该也能让他受些伤势。”
楚天舒道:“那如果是五个妙字辈呢?”
妙凡方丈盯住了他,道:“施主对自身武艺竟有此信心?”
“如果,是六个妙字辈呢?”
楚天舒话语未停,“在四位大师之外,再多加两个妙凡方丈,能不能令这陈祖七交手后,暂且知难而退?”
妙凡心中大动。
海盗中不是没有别的高手,但南少林也不是只有他们四个老和尚。
如果真能抗衡陈祖七,很多事未必不能试一试。
“阿弥陀佛。”
妙凡肃然道,“施主所谓,再加两个老衲,是指施主你与同门,还是……”
楚天舒轻笑一声,目光转回那块巨石。
“大师,如果两个妙凡打你一个,几招可以胜你?”
(本章完)
本站域名为douyinxs.com 。请牢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