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二百六十章 黔首出城(二)(2 / 2)望望雪炳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蒙恬的影子,落在地,显得斑斑驳驳。

与凌乱的影子不同,蒙恬静坐着一动不动,缓缓闭了眼睛。

他陷入了思考。

四万张口,即便每天喝稀粥,也会消耗大量粮食。

况且,这四万人,内里未尝没有魏国安排的奸细。

若是不明真相的黔首,受了挑拨,与秦军发生冲突,流了鲜血,传回大梁。这些人的儿子父亲,坚守大梁的心思,更加坚定。

“福兮祸之所伏,祸兮福之所倚。”

几个呼吸过后,蒙恬睁眼双眼,吐出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。

“照你这么说,我军多了四万老弱,还是好事了?”

王贲眼神一凝,老庄之道,他也读过。

“事物皆有两面性,看人事怎么应对了。”

谈到哲学,王贲肯定说不过学过马哲的蒙恬。

祸福相依之道,老子庄子的书有阐述,却没有蒙恬说得这么简单易懂。

坏事变好事,好事变坏事,关键在于人的应对。

应对的好的,像勾践,几乎灭国的祸患,反倒成全了卧薪尝胆。

相起来,夫差的应对很糊涂,吞并越国的大好机会在前,没有抓住,落得遮脸自刎的下场。

“那你说说怎么应对?”

王贲皱着眉头,内心却颇有些期待。

虽然他不喜欢蒙恬,但正在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蒙恬,无路如何,他不能捂耳不听。

“先善养而安其心,组织四万黔首观看三家分晋的血腥往事。”

蒙恬道出了心的粗略想法:“魏侯死后,魏武侯迫害吴起。魏惠王偏听偏信,残害孙膑。安釐王一生猜忌信陵君。”

“魏国历史的阴暗面,特别是宫廷秘事,黔首天生有探秘的心思。只要揭露出魏国过往的丑事,会有不少人生出对魏国正统性的质疑。”

历史,魏国正式成为诸侯后,为了标榜自身的正统性,自称夏,魏王发布的书里以夏王标明。

魏国的招数,秦国后来学了去,也自称继承了夏正统。直到现在,秦国巴蜀之地,父母双方只要有一方为秦人,生下的孩子会成为夏子。

几代过后,夏子身份的人越来越多,巴蜀也逐渐融入了原化圈。

哪像后世的民族登记政策,少数民族有加分,汉族人与少数民族结婚后,生下的孩子多半等级为少数民族。

两三代过后,孩子的汉民族认同感没有了。

“乱其谋,惑其心。”

蒙恬的提议,规矩,还有推销他的剧团的嫌疑。王贲的眼里,有些失望。

这样白白养着四万张嘴,不能给他带来任何好处,算有人怀疑魏国立国不正,时间也太久远了。

王贲的时间很宝贵,他需要看得见的成果。

蒙恬察觉到王贲有些不以为意,心不由得有些打鼓。不知这最后的提议,能否得到这位王氏骁将的认同。

“黔首收心之后,我军可以派出吏,动员四万黔首向城内的秦人写信,由投石车投往城内”

本站域名为douyinxs.com 。请牢记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